第一百四十五章-《宋末水浒》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关于与梁山结盟的事情,既然方腊已经定下了基调,那么剩下的事情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差错了!就在方腊等人商议完之后的第三天,赵博便从海路乘船通过杭州湾抵达了杭州城。
由于我和方腊所领导的两个最大的武装集团一南一北,所以虽然两家之前也有过不少的往来,但哪个时候双方所拥有的实力都还并不是很强,所以尽管有过交往,但都不怎么正规!如今我已经在青州称王,而方腊更是在杭州称帝,不论是身份地位比起以前来自是大大的不同。加上所要商议的又是结盟这种异常重大是事情,为了显示诚意和实力,对赵博的此次出访更是做足了文章。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以歌德堡号为蓝本制造的苍龙级战舰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这两年的时间里一共制造了四艘,加上第一艘的力海号一共是五艘,这几艘船被我命名为苍龙级。如果不是因为船坞和熟练工匠的制约,依着我的性子恐怕还得造得更多!阮氏兄弟便是依靠着这几艘苍龙级,将整个北方的海域完全控制在梁山的掌握之中。按照阮小七的说法,要不是严令舰队不许南下,恐怕整个大宋的沿海便已经都是梁山的天下了!
尽管这几艘船由于各种原因比起他的原型歌德堡号来要小了不少,但凭借着一万多石头地排水量在这个时代仍旧是令人恐惧的海上巨无霸。如此巨大显眼的身躯自然是无法满过有心人的刺探的,为了充分显示出梁山的实力,赵博此此出访方腊的旗舰便是苍龙级的地一艘立海号。而船长自然便是吕海了!除次之外还有大小十艘普通海船和五艘战船做为护卫和运送礼品之用。如此一来赵博地队伍更是显得浩浩荡荡起来!
这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见过如此巨大的海船。当赵博一行人到达杭州之后,比其他船只大出近一倍的力海号自然成为了杭州人争相观看的景观,就连方腊手下水师的将领们也是啧啧称奇。而方腊等高层人物虽然事先知道力海号的存在,但终究是没有见过实物,如今见到实物之后,更是惊讶于力海号的庞大!就连前来迎接地娄敏中等人在船只刚刚靠岸的时候,也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好一阵才反应过来。看着娄敏中等人的样子。赵博此时感到无比的志得意满:“若不是眼光好早早地投靠了王爷,我赵博不过是个连糊口都困难的落魄书生,又怎会有今日的风光呢!”
好在赵博得意归得意,但还是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地情绪,充分发挥出他优秀的口才。下船与娄敏中等人见过之后,几句话的功夫,便和娄敏中等人的称兄道弟,好不亲热。
由于主持谈判的是原本就主张与梁山结盟的左丞相娄敏中。加上有了方腊的首肯,加上我所开列出来的条件也比较合情合理,所以这次关于结盟地谈判并没有持续多久。当双方把自己的意向同对方表达之后,大家发现双方的想法其实相差不多,于是经过一番象征性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便达成了正式的协议。
尽管达成协议的双方,都是各怀鬼胎,但这并不影响双放在这件事上所做出来的表面工夫。方腊在最终的协议文书上签字用印之后,大宴群臣。款待赵博。之后又派遣娄敏中为自己地全权特使,随同赵博一同返回青州,作为回访。而我则是在青州以更大规模地宴会和接待规格接待了娄敏中。一时间,我和方腊之间的关系指数是直线上升,双方地关系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加温便进入了蜜月期!而娄敏中则更始趁着这个机会向我坦言楚军不日即将对童贯发动攻击,并和我就共同出兵的问题商讨出了一份大致的计。如果只看表面的话,那叫一个亲密无间,照我的话说。“新中国建立之初,苏联和我们的关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我与方腊如此大张旗鼓的缔结同盟这么重大的事情,东京方面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虽然由于我这里的谍报工作做得比较出色,东京方面难以获得什么具体的细节,但如今以的形式,就是不问政事的徽宗都感到事情不妙,蔡京哪个老狐狸又怎么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呢?于是在接到了消息之后。蔡京除了马上向徽宗皇帝报告之外。马上向童贯的大军又派出了五万的援军。与此同时又从西北诸路中,调拨了三万人前往大名府增援。他的想法很明确,南方的方腊和北方的我比起来,其危害和实力都要弱上不少,想要彻底剿灭我们两家反贼,以大宋朝目下的情况,只能是一个一个的,先弱后强的来,不然的话恐怕是要两头都危险的!
当然接到了蔡京报告的徽宗皇帝并不这么想,依徽宗的想法:“我堂堂大宋天朝,被辽人欺压也就罢了,反正辽人横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就连太祖、太宗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我这个样子也不算是丢人!可王伦和方腊都是个什么角色?一个靠不中进士的落第秀才,一个江南的草莽汉子,怎么就拿他们没脾气呢?如今他们二人接成同盟,这摆明了就是要图谋我大宋的江山啊,怎么能任其如此猖獗下去呢?”于是一怒之下,徽宗皇帝召见蔡京,让其速速调拨兵马同时征讨,好告慰在天之列祖列宗!
徽宗皇帝自登基以来,除了头一、两年还像摸像样的处理过几会政务以外,就再也没有详细的处理过朝政,那里知道如今的大宋朝的国库里还有多少钱粮,多数的兵士们还有多少战力?这些徽宗都不知道!
可徽宗不知道,蔡京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其中贪食国库最为厉害便是他,其国库中的银钱有近多半倒是进了他蔡府的银窖。他自然上知晓如今的大宋朝不比徽宗登基之初,实在是经不起这么折腾了。好在徽宗是私下召见,并不是在朝堂上。于是蔡京左拦右档,好容易才把徽宗的却说住,打消了徽宗同时派兵的念头!回到家中之后,蔡京立刻给正在前方的童贯去了封密信,信中将如今朝中的情况向他详细描述了一遍,并在信中明言,“虽然你刚刚消灭了王庆,取得了一个大捷,但皇上已经开始对朝中的实际情况起了疑心了。为了引开皇上的注意力,也为了你我的身家性命,你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在前面再打一个胜仗!如此方能将皇上的注意力从朝堂上引向前方的战事,才能保全你我的性命!”
而童贯接到了蔡京的信后,也是颇为无奈。尽管不需要其他消息,仅从池州和太平州两地的兵马调动便能知晓方腊心中的想法,但如今的童贯却是毫无应对之策,部队实在是太疲劳了!剿灭王庆,童贯先后用去了两年的时间,但在庐州城下的鏖战便历时一年有余,毕竟童贯不像我拥有超强威力的攻城炮,能够利用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用来轰击城墙。所以他所能采用的策略便是传统的攻城之法,而城中的王庆能够白手起家,闯出如此的一片天地,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加上庐州城内的驻军都是他的心腹嫡系,和城外时不时的接济,王庆更是隔三差五的开城反击,意图突围。如此以来,近二十万大军在庐州城下与王庆的军队,一年内大小接战近乎百次之多,虽然最后凭借着厚实的实力,将王庆生生拖跨,光复了庐州城,但部队实在是太疲劳了,这个时候让他再派兵出击,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左思右想之下,童贯也只要一边催促调拨给他的那五万援军日夜兼程的向舒城来,一边令人加固城防,“哼!把方腊的人给击退,大小也是个捷报吧!虽然陛下未必欢喜,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虽然童贯对还在半路上的援军是一日三催,但最终还是邓元觉所率领的十五万楚军先出现在了舒城的城墙之下。毕竟童贯在舒城休整部队的用意大家都是一目了然,既然如此,方腊又怎么会放任童贯休息好来再来打自己呢?
于是在娄敏中回到杭州之后,便立即封邓元觉为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五万大军,征讨童贯!而面对自起事以来最为凶险的一仗,方腊所征调的士兵自然都是军中最为精锐的部分,是方腊命人精心训练了很久的队伍,除去沙场经验略显不足外,其余方面并不起童贯的禁军相差多少!毕竟算计我,那是以后的事情,要看情况而定。而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童贯则是实实在的威胁,不把童贯的这十几万大军解决掉,后面的任何设想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