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婚(七)-《战辽东》


    第(2/3)页

    围着戏台,整整齐齐摆了无数的八仙桌——这便是流水席了。

    好些桌子旁都坐满了人,吆五喝六地豁拳行令,那不远万里从江南运来的绍兴黄酒大坛大坛的只情往各桌上送。

    绝大多数人许知远都不认识,这也难怪,这头几批吃流水席的,都是牛岛的工匠,他当然不认识。

    工匠们平日里拘管得紧,即使偶有小聚,喝的也是本地所产的寡淡如水的马奶酒;今天一来开心,二来酒也是很少见到的黄酒,自然有些放浪形骸,不少人端着酒碗四处乱窜,高声笑闹着找人拼酒,气氛分外高涨。

    却不是所有八仙桌上都这么热闹,校场东南角有那么一桌就是安安静静的,一个个或红或黄的脑袋一直低着,甩开了腮帮子正在大嚼。

    不用说,这便是牛岛上那几个来自泰西的工匠了,他们倒不是说不认识其他工匠,也不是不能喝酒,埋头苦干的原因很简单——桌上这些菜实在太好吃了!

    中华美食直至几百年后,都是全世界其他地区无法望其项背的,遑论十七世纪——这个时代的欧洲,能吃上精面粉烤出的饼干那都是上等人家了;而在中国遍地都是的面条,经过马可波罗引入欧洲后,更成了野蛮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的无上美食!

    说起来,佛朗西斯他们几个到牛岛已经有段时间了,也吃过了不少中华美食,不至于这么眼皮子浅;可这次楚凡大婚,厨子乃是从扬州请来的,什么红烧狮子头、糖蜜肘子、东坡肉之类的淮扬菜别说佛朗西斯他们了,就连那些辽东工匠们都没几个人见过。

    再加上楚凡特意培育的西红柿和辣椒已经开始量产,这次也大规模地提供给了厨房,于是诸如西红柿炒鸡蛋、青椒肉丝、水煮鱼之类的新菜品便新鲜出炉了。

    食材既新奇,菜式又别致,这帮子连汤面都吃不厌的红毛们哪里还拿捏得住,只差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下去了;一个个辣得啧啧连声、吃得满头是汗、撑得腮帮溜圆,就连相熟的工匠来敬酒都草草端杯敷衍了事。

    不怪红毛们没见识,此刻就是校场旁那个大花厅里,啧啧称奇之声都是绵绵不绝。

    大花厅里坐着的,都是请来的客人以及复辽军、东印度公司里比较有地位的人,自然没有像校场上那样摆开流水席;不过奉茶之余,每个人面前还送上了两个小碟子,鸽蛋大小的白面馒头也还罢了,另一个碟子里却是装着一小坨大伙儿从未见过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