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啊,因为这只是一时的潮流嘛,直到三十年前,这类文风还在盛行时,这是非常常见的简写,虽然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就是了……” 折木奉太郎恍然地点了点头,就在这时,福部里志却好似自言自语般地附加了一句。 “……不过,这本刊物……好像是假的。” 伊原这下顿时睁大了眼睛,连忙高声问道:“假的?什么意思?” 遭到伊原质问的福部里志将嘴唇的弧度抿成了へ字形,低声沉吟着——嗯,真的很难看到平时一向自信的里志露出这么烦恼的表情啊。 “呃,我不是说这份资料是仿冒品啦~”福部里志先是解释道。 “废话,何况谁要仿冒这种东西呀!” “我指的不是资料本身,这篇刊物应该确实是当年的产物,但是……唔,该怎么说呢,我是指写这篇文章的人应该并非正牌的革命分子,只是因为憧憬大学或哪里的学生运动才写了这篇文章……” 福部里志下了结论:“大体来说,我是感觉这东西应该是刻意这样搞出来的……” 伊原明显不太理解:“那又怎样?” “没什么,就当我在自言自语吧”福部里志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望向了千反田爱瑠,“千反田,不好意思,请继续……” 千反田爱瑠明显也没有想明白,于是她点了点头,望向所有人。 “还有其他问题吗?” 大家都没再提出疑问,接下来伊原就得发表自己的假设了,于是,大家便看到她有些慌乱地翻起了记事簿。 “呃,那我要报告了……嗯,首先是反驳小千的假设,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吧? 众人都表示同意,毕竟六月和十月实在相隔太远。 “所以,结合之前的类似推论,我们可以得出,在《冰菓第二期》的前一年确实发生过斗争,斗争的对象便是文中的【保守势力】以及【威权主义之辈】,而小千的舅舅关谷纯正是那场斗争的指挥者,不过与《冰菓第二期》的序文不同,这里的作者认为关谷纯的指挥确实是英雄式指挥……” “再者,这篇文章的作者与同伙在关谷纯的指挥下施行了实践主义,令威权主义之辈感到惊慌,结果就像《冰果》所写的,古典文学社的社长离开了……” “那么,是什么样的【实践】会让人退学呢……我对这点的想法和小千一样,最有可能的是暴力行为。” 千反田爱瑠不由得点了点头。 伊原继续说。 “近年或许有写砸破教室窗户之类的事,但阿福多半又会拿不合潮流什么的反驳吧……而且,我们可以知道,那次的【实践】,受害者是【威权主义之辈】,也就是【保守势力】,一般而言,我也知道所谓的保守势力,通常指的是政府之类的官方组织,而如果将之放在学校的话,那就更好理解了……” 说到这里,伊原语气顿了顿,转头望向了千反田爱瑠。 千反田爱瑠这时反应很快:“校方,或者说老师吗?” “没错!”伊原相当认同地点了点头,“所以接下来就简单了,我认为,当年的古典文学社社长率领的学生们,对所谓的【保守势力】——也就是对老师们……这样……” 伊原挥舞了一下拳头。 “总之,他们动手了,究竟有没有真的采取暴力手段很难说,但事态一定很严重……当然,他们定然并非为了施暴而施暴,大家请看第一段,被我画线画了这么长的第一段,重点只在【自主权】一词,所以,总结一下,当时的【吾辈】由于自主权受到了某种形式的侵犯,于是古典文学社社社长等一干人对此产生反弹,并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 说完,伊原“啪”地一下合起记事簿,望向众人。 “唔……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千反田爱瑠有些犹豫地说道,一旁的折木奉太郎也点头同意。 “不太对?什么地方不太对?”伊原微微皱起眉头。 千反田与折木奉太郎对视一眼,随即回答道:“伊原同学的假设前提是校方侵犯了学生的利益,所以学生藉由暴力行为回以反抗,是吧?” 伊原想了一下才点了点头:“嗯,对啊……” “可是,这个假设……好像有些……” 千反田犹豫着,似乎一时间找不到太好的形容词。 于是,折木奉太郎开口了:“伊原,你的假设太抽象了,不过也不能怪你,真的很难从这篇文章解读出更多东西啦……” “嗯,确实称不上具体……”伊原承认这点,但她好像并不打算全盘放弃,“可是,这个假设有什么矛盾之处吗?” 看来伊原比千反田更想坚守自己的论点,但很遗憾,折木已经找到破绽了。 “有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