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生灭之意-《枯木大圣》
第(2/3)页
在环境等条件的作用下,生物慢慢的趋于多样性,有选择的趋利避害,有选择的挑选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再次经过无数万年的演化,生物出现了多样性。
随着植物的登陆和动物的迁移,陆地上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生命。单细胞生物逐渐变成了多细胞生命,单一物种也逐渐演变成了多物种。
无数无数年之后,最早的人类,开始出现了,面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物种的威胁,尤其是寒冷和饥饿的威胁,早期人类开始了思考,开始分工协作,慢慢的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学会了引用火种。钻木取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也不难。
远古人类,开始拓荒,学会了建造房子和播撒种子,这样才有了进化,有了发展,形成了人类的雏形。
在之前,早期的古猿便分为两种,一种是喜欢思考的,他们经过适应和发展成为了人。而另一部分则是不想去思考,不懂得运用,它们还是过着猿的生活,变成了猴子和黑猩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来,自然界都是相对公平的,优胜劣汰的法则,从来都是真理,不思考不进步,就永远只能生活在食物链的最底端,只有思考了进步了才可以顺着命运的轨迹,向前发展。不努力的人,不思进取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相反,那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人,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抵达花开的彼岸。
终于,文字开始出现。
不过,最开始的文字,象形但又复杂。
每一个部落,使用的文字,又完全不一样。
又经过千余年的争斗,沿着一条长长的大河,各部落开始渐渐统一。
古时候,取水困难,逐水而居,正是最好的居住之处。
直到一位贤者的出现,终于开始将各部落的文字,搜集整理,造出了更为简易的文字。
这一夜,天血雨,鬼神哭。
文字的确定,注定了人类的崛起。
以后的万物,皆是予取予求。
我花开后百花杀,其余万物,从此再也不能和人类相提并论,人类终将渐渐成为食物链顶端的族群。
即便人类的身躯,远远不如其中的一些食肉动物。
文字的出现,照耀了人类的每一个明天,文明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人类在不断的争斗中,所积累的经验,以及积累的技术,开始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并逐渐积累。
在与野兽的争斗,人类渐渐以依靠武器,又通过数人到数十人的协作配合,开始占据上风。
野兽再也不能威胁到人类族群的生存,文明开始渐渐向前发展。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发现将自己采集到的食物中的一些部分埋在土中,就可以长出更多的同种类的食物。
就这样,农业出现了。其后,又开始驯养猪牛羊等食草动物。
在有了农业之后,部落的人民渐渐不再为自己能否吃饱而担忧,因而一些喜爱思考和创造的人,开始生产出了更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工具,使得农业更加繁荣。
后来,人心不足,权力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不再为了食物而发愁,因此,便将目光转向了部落之间的土地大小,就这样,各个部落之间,不停地产生战争。
战争的出现,战俘随之产生。正好,自己的部落,需要有人来种地,有人来干活。那么,干脆留下这些俘虏的性命,让他们在部落里面,当成一种种地和干活的工具。就这样,奴隶出现了,随之,奴隶制度也开始出现了。
然而,在奴隶制度出现的数百甚至上千年后,社却在不断的发展。
冶铁技术的提高,使得更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农业工具产生并普及。
然而,这些工具却并不受到那些奴隶主的喜爱。因为,他们本来就有奴隶为自己种地,想要提高生产效率,无非是多排几个奴隶。
这便是既得利益者和后来革新者的矛盾,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旦使用了这些铁制的工具,奴隶们省事了,轻松了,但这并非是奴隶主所愿意看到的。
再后来,即使是劳动人数的增加,也根本无法弥补科技的落后。渐渐的,一些故步自封的部落被那些思想先进的部落吞并消灭,奴隶主与奴隶这一社会关系也渐渐变成了地主与农民这一社会关系了。
至此,奴隶制度消失,封建制度出现。
接下来的数千年时间,朝代更替,从新朝开始的强盛,到后来精英的固化,太平盛世虽令人向往,却又埋下了阴云。
随着太平盛世,人口激增,天地通过调节温度等等手段,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食物,争斗也就开始了。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