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孙翊征庐江-《替汉》


    第(3/3)页

    孙翊起兵征伐李术的当日,从吴县发出了一封奏表往许都而去。

    这是出兵前就议定的,张昭恐曹操发兵救援李术,因此不如先发制人,先发奏表向曹操言明此事,先占据一个大义名分。

    不求曹操信了奏表里的鬼话,至少让曹操犹疑会,为孙翊争取时间。

    江东水网密布,江水无数,吕范为孙翊规划的行军路线是大军出吴县后,先行赶到曲阿,

    由曲阿乘船出渡口,进入大江(长江),而后再由大江逆流而上。

    今年的大江汛期来的晚一些,趁此时机,大军乘船逆流而上不会耗费太多时日。

    等到了船行驶到庐江境内时,择一港口大军下船,而后再因时制宜制定破庐方略。

    李术虽然封闭了郡境,但庐江兵马最多不过两万之数,庐江为大郡,辖县十个,李术分兵把守之下,这长江沿岸定然没有重兵。

    既无重兵把守,庐江郡内长江沿岸又长,那么就等于是一个大型的筛子,孙翊一万大军入庐江郡不难。

    从吴县开拔以来,一路上的行军路程如吕范所料,不过五日,孙翊的大军就已经踏在了庐江的土地上。

    孙翊的大军是在枞阳县境内下船的,这个县离李术所在的郡治皖县不算近,但也不算远。

    其实皖县附近就有一条江水可供孙翊水军驶入,但李术又不傻,既然都已经决意反叛了,如此重要的一条江,他又怎么可能不去掌握制水权。

    选择在枞阳县内着陆,也是为了避开李术的耳目,不让他太早知道孙翊军队的行踪。

    孙翊起兵征伐李术的第二天,李术就得到了消息。

    在得知是孙翊亲自领兵前来后,不由的嗤笑起来,对着左右说道,“江东现在内乱频起,恐已经焦头烂额矣。如今竟然由孙翊小儿亲自领兵前来,无人至此,看来孙氏气数已尽呀。”

    说是这么说,李术毕竟不是无能之辈,他手信庐江各县令,令他们各自严阵以待,紧守县门。

    李术应对孙翊大军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死守。

    现在江东内乱迭起,境内的山越快翻了天了。

    他本以为孙翊会先专心处理完山越再来讨伐他,等到那时,估计他都跟曹操谈好了一切,举郡投降了,他又何惧之有。

    但没想到孙翊出人意料的兵分两路,而且自己还亲率一路来讨伐他,但这在李术看来更加不智。

    境内山越动荡不安是不可改变的事情,孙翊现在分出一万大军来伐他,一定想着速战速战,这样他平叛完自己后,就可以回转江东去解决山越之患。

    但如今他严令各县只守不战,江东兵马的野战能力他是见过的,若是野战的话,自己手中的庐江郡兵根本不是对手。

    但守城就不一样了,守城讲究攻城的一方要几倍于己方,而且这样也要耗时日久才能攻下。

    如今庐江有十个县,每个县征召民兵下,加上原本分去各县的精兵,守城士卒最低都有二千之数。

    他要是一个县一个县打过来,不知打到何年何月,毕竟他才一万兵马。

    若是不攻县,孙翊既然想速战速决,粮草一定所带不多,不攻下县为据点补足,要不了多久,孙翊就会因为粮尽而退。

    而且等到江东境内山越之势愈演愈烈了,孙翊想不撤退都不行。

    总而言之,孙翊最缺的就是时间,而他李术就是要尽一切能力拖延孙翊的时间。

    也不需要拖太久,最多三个月,就算到时候不退兵,自己也和曹公方面的人洽谈好了,若有了曹公的全力支持,他还会惧怕江东吗?

    到时候如果孙翊还不退,恐怕大难临头的就不是自己咯。

    想到这里,李术忍不住畅快的笑了起来。

    …


    第(3/3)页